打开率越来越低?有3条被严重忽略的起标题禁忌

赞赏 2017-10-16

某天我在群里遇到两个标题,大家先过过目:
《亲子DIY.全脑开发最好玩的玩具 魔力玉米粒之草莓的做法》
《猴猴玩玉米粒课堂 | 萌萌的草莓》


上面那个是某母婴号运营写的,下面的标题是他们老板写的。

发出来没多久,有同学评论说:你的标题,真是可怕。

可怕到连目标群体看见了都不会点开来看。

大家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看法,问题主要是这两条:


1. 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

2. 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打开你这篇文章


以前我们说写标题都有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,要写数字,要蹭热点,要直击人心等等。

但很少有人从“不能这样写”来总结一下写标题的经验,其实失败的经验也非常值得学习。

特别是这3条禁忌,充满了新媒体人的血与泪。

 

陌生词(无意义词)

前段时间我们转载了一篇文章,文章是个采访稿,介绍了一位知名的新媒体人,我让我家小编优化一下标题在发出去。

结果拿到预览的时候,我内心是崩溃的。原因很简单,这里面有个名字我不认识,叫陈植雄

你听说过“陈植雄”吗?99.999%的人应该没什么印象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

但如果我问,你听说过毒舌电影的毒sir吗?估计有一大群脑残粉立刻集中了注意力,而做新媒体编辑的则会闻风膜拜。

人的大脑天生对熟悉的事物有好感,面对不熟悉的事物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理解和解码。

微信曾经做过统计,在朋友圈出现的标题,用户大概只会 花3~5秒的时间来阅读。

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,用户一旦遇到“陌生词”,就不能顺利地理解标题,也就大大降低了打开文章的可能性。

所以啊,写马凌的文章我是不会把这个名字写上去的,而会用更加知名的“咪蒙”来称呼她;

王晓磊的推文我也不会用这个看不出特点的名字,而会告诉大家他就是六神磊磊

再进一步,有些人的名字可能不出名,但他做的事情很厉害,你也可以用事情来形容他。

比方说沈亚,这个名字比较陌生,那你可以换成“唯品会CEO”,一下子大家就知道他是个很厉害的人。

总之,别出现一些陌生词是起标题的最低标准之一。



用力过猛

前一阶段闹有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,就是百度告了一个公众号诽谤并索赔500万那件事。

按照以往的剧情,百度这个道德弱者应该继续被千夫所指,骂得抬不起头。

但故事却往另一边发展,被告的公众号被更多的公众号点名批评,连以往黑惯百度的人都看不下去,纷纷支援。

原因就在于这个号的标题用力过猛,猛到作假的地步——

《百度命令员工侮辱地震灾民,向儿童传播色情信息,为了钱还有什么做不出来》

事实上,推文的里面并没有直接的证据,证明百度干了这么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。然而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,在这个诽谤信息转发超过500就要负法律责任的年代里,他们被告上法庭完全没毛病。

我要是百度公关,肯定开心死了,碰上了一个撞枪口上的公众号,肯定要下点功夫搞一下。

很巧的是,前段时间在推文里调侃百度地图的 GQ实验室,最近发文致歉,承认自己描述不当。

那篇文章的标题是:

《“鉴于百度导航会把你带到莆田医院,请你来参加《百度一下,你就……》创作大赛 | GQ Daily》

知名的自媒体人三表在这次事件发酵后有个感慨:触动自媒体的流量比触动灵魂还难。 

虽然流量越来越少,粉丝越来越难涨,推文没以前好做了,钱更加没以前好赚了,但做事情依然分对错。

如果只为了阅读和金钱而夸大其辞,甚至是诽谤,那你可要小心点。

毕竟,自媒体不是法外媒体。


 

戏份太多

这部分我们主要聊一个现象,UC震惊部为什么那么讨厌。

曾经看过一篇报道,UC标题优化的相关部门听说自己被网友称为“UC震惊部”的时候,内心是委屈的,委屈的像个宝宝。

因为这也不是他们凭空作(zuō)出来,而是 经过大量的数据检验、比对、优化的结果,用户就是喜欢这个口味。

对流量极其敏感的营销号和自媒体们也纷纷加入这个行列,于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标题

“老公总喜欢舔我那里,每次都被弄得浑身无力!”

“震惊马云,吓坏刘强东,这个90后的创业项目将要改变互联网格局!”

“快看,刚刚发布了最新的消息,可能要删除了!”

在这种套路里面,常常用到以下的技巧:夸大扭曲的事实、宣扬隐晦的暴力、色情、曝光家庭伦理、道德、八卦问题......

那么,当用户打开这些推文后会发生什么事呢?

“哦,原来就是正常的家长里短啊”

“报道个创业项目而已,用得着这么一惊一乍么”

“就是一些时事新闻,有什么好感叹的”

总结起来就是:标题与事实不符,并没到那个程度,骗取了用户点击之后,用户只有失望。

如果是在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,用户看到的大多数都是机器推荐的内容,这样的流程对发布者来说并没有特别严重的伤害。

可是公众号的粉丝关注占据重要地位,如果你多次夸大事实,会极大损害公众号的信誉与品牌。

还记得公众平台的口号吗?



再小的个体,也有自己的品牌。

如果你还在做公众号,还想做好公众号,你需要 珍惜自己的品牌,对自己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负责。


 

结语

以往我们特别羡慕别人写了很厉害的文章,写了非常犀利的标题,写了10w+、100w+、最近开始崇拜1000w+。

在流量暴涨的背后,是粉丝的增长,再往后是金钱收入的增长,这无疑是必要的。

但同时也不要忘了,即便是荒蛮的处女地,也有一些亘古不变的规矩。

以上。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“ 新媒体大学 ”(ID:SEDDaXue),作者庞亮

登陆后阅读全文
阅读 4211 赞赏 0 有用 9 没用 0 收藏 0 分享

   



0 条留言

小易的头像

小易

关注产品运营

有料推荐

这世界欠我一个这样的老公!

高校学生模仿“世界名画”摆拍,可以说是戏精本精了

iPhone X 跌破发行价,苏宁200亿入股恒大 | 财经日日评

果然是高手!这次在日本,特朗普竹杠敲得不是一般狠

资深黄牛现身说法:iPhone X价格秒变不停,就像炒股一样

长一样的双胞胎也能识别?蚂蚁金服发布「眼纹识别」技术

苏联是怎么被阿富汗拖垮的?

美团或入局「分时租赁」共享汽车,王兴要大笔投入「泛出行」领域了? | 36氪独家

你或许被“一盘番茄炒蛋”刷屏了,但有人辛酸,有人质疑

iPhone X发售前夜,黄牛与苹果公司的不安

他的文章

打开率越来越低?有3条被严重忽略的起标题禁忌

从早忙到晚却发现没做多少事?新媒体人怎么提高工作效率?

今天才知道我们的遭遇不是个例,是不是真有四十大盗呢?

微信偷偷增加了一个彩蛋,但你只能用 3 天!

【深度】腾讯内部兵法:做产品和运营必须深参这5大人性弱点

你不曾想过的 iPhone 周边创业,有人已经从中赚到了N套学区房

幕后专访:你想知道的“99公益日” 真相都在这里!

雷军讲小米「全面屏」的前世今生

卧底付费专栏盗版群一个月,我们扒出了付费内容的地下黑产

烦人的“小妖精”: 浅谈手机上小红点的设计

手机扫一扫
分享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