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网址:https://www.youyong.top/article/1159b7daef635
9月7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(下文统称《公众账号规定》),主要针对各种自媒体自主发布内容的平台规范。
这项规定的推出,预示着网络社交越来越规范,每个用户、管理者、互联网平台都将为自己的“行为”负责,不能再“野蛮生长”,规定将于10月8日全网正式实施。
原文网址:https://www.youyong.top/article/1159b7daef635
9月7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(下文统称《公众账号规定》),主要针对各种自媒体自主发布内容的平台规范。
这项规定的推出,预示着网络社交越来越规范,每个用户、管理者、互联网平台都将为自己的“行为”负责,不能再“野蛮生长”,规定将于10月8日全网正式实施。
原文网址:https://www.youyong.top/article/1159b7daef635
1 “美妆”界发生动荡,多账号中招
今天,带有“美妆”二字的公众账号集体大动荡,有多个账号显示被违规清除,有人说是微信又一波封杀开始,也有人透露是同行业恶意竞争。
难道事情真的是这样吗?萤连长再次(严肃脸)咨询微信官方团队,很快得到回复如下:
有用户投诉,名称中含有“美妆”二字的公众号侵害了他人商标权。平台查看了投诉主体资料、商标注册证等证据材料,删除了相关帐号的名称。
随后相关帐号进行了申诉,平台逐一核实,发现确实未充分考虑“美妆”一词的通用性质,使用一般标准一刀切并不完全适用,因此恢复了相关帐号名称。平台也将与有关部门、企业保持沟通,梳理和规范此类名称的使用。
平台继续开放申诉通道。公众号被投诉处理后,可在7天内申诉,平台将根据法律法规、平台规则再次确认处理结果。
从回复来看,由于其他公众账号,没有在工商局申请商标注册,才造成此次事件。没多久,被违规清除的公众账号陆续通过微信申诉取回名称,但公众号主体栏显示侵权记录。
在《公众账号规定》中也明确,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应当遵守新闻信息管理、知识产权保护、网络安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,维护网络传播秩序。
其实,在其他社交平台,也为保护商家权益,做了相关事宜。例如,新浪微博全面配合网信办发布的规定,并于9月15日之前包含2011年前注册的用户均需要完成微博实名认证。新浪微博CEO王高飞也表示本月底所有网站发言都得实名。
2 微信多项规则,维护生态平衡
这不是第一次全网肃清,今年7初北京市网信办曾约谈多个知名网站,责令网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加强用户账号管理。
随后,微博、今日头条、腾讯、一点资讯、优酷、网易、百度等网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、网站内容管理规定及用户协议关闭了“风行工作室官微”、“全明星探”、“中国第一狗仔卓伟”、“名侦探赵五儿”、“长春国贸”、“娱乐圈揭秘”等一批违规账号。
为配合国家安全条文条例,微信官方对于公众平台、小程序等平台原创保护和内容审核方面做出许多动作。
今年4月19日,增加公众号昵称关于用“活佛”、“仁波切”等称号的限制。
5月11日,微信发布更新:微信公众账号没有授权转载时,不能再显示全文,粉丝要查看全文,必须跳转到原公众账号的图文页面。这一机制下,微信加大对自媒体人的原创写作保护,鼓励更多的自媒体人入驻公众号。
5月24日,为了避免开发者ID和密码泄露后给帐号造成损失。对调用“获取access_token”接口增加IP白名单校验:只有将IP地址设置为公众号的IP白名单,才能成功调用该接口。
另外,微信小程序在内容审核方面也让不少开发者“郁闷”。朝夕日历Pro小程序负责人曾吐槽,公测期间,我们的小程序被拒绝了很多次,主要是因为当时对很多规则还不清楚,那时审核都需要将近一周的时间,后来熟悉后,也需要3~4天。
由此说明,虽然小程序开发门槛低,但是审核门槛高啊!
3 未来,公众账号不能再“野蛮生长”
除了对公众账号进行肃清外,对于许多自媒体运营时,最常使用的社群营销也有新规定。网信办表示,用户在互联网平台建立组群,如微信群、QQ群、微博群、贴吧群、陌陌群、支付宝群聊等,出现群组管理者职责缺失,造成淫秽色情、暴力恐怖、谣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,责任追究至群管理。
至此,所有媒体平台,都需要对自己的平台负责,不能放任自媒体“野蛮生长”。
尤其是微信,作为月活超9亿的超级应用,微信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外界无限的放大。例如,微信建群增加限制,此前扫码入群一次性不得超过30个,现在扫码入群超过10个就会收到提醒。随着微信公众平台越来越规范,未来公众号朝公司化发展将成为新趋势,运营通才能更快适应。
优质运营人才不仅仅只是懂得新媒体的写作,推广和商务合作等基础技能,还需要其他交叉功能,比如懂法律、产品、商业玩法等。
共 0 条留言